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

(2023年)
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| 2023年9月

白皮书概述

《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(2023年)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,全面分析了全球及中国算力发展现状、趋势,并构建了中国算力发展指数评估体系,客观评估我国整体、各省份及各城市现阶段的算力发展水平。

核心观点: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,不断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及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。据测算,算力每投入1元,将带动3~4元的经济产出。

关键数据

302 EFlops
2022年我国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
33%
我国算力规模全球占比
72%
我国智能算力增速
3-4元
算力每投入1元带动经济产出

核心发现

算力规模稳步扩张,智能算力强劲增长

2022年我国基础设施算力规模达到180EFlops,位居全球第二,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。智能算力增速达72%,成为算力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。

算力产业链健康发展,创新能力持续增强

我国计算产业规模达2.6万亿元,约占电子信息制造业的20%,形成覆盖底层软硬件、整机系统及平台应用的产业生态。

发展环境不断完善,行业赋能效益显现

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,5G基站数量达231.2万个。算力应用场景向工业制造、城市治理、智能零售等领域延伸。

算力拉动经济增长,各地加快算力布局

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算力发展保持领先水平。中西部地区算力发展条件不断改善。

算力二十强市榜单发布

北京、上海算力发展水平领先优势明显,广州、深圳、廊坊、苏州、重庆等城市位列前茅。算力Top20城市总算力占全国的74%。

全球算力竞争加剧

美国、中国、欧洲、日本在全球算力规模中的份额分别为34%、33%、17%和4%。中美在基础算力和智能算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。

内容概览

一、全球算力快速发展,算力竞争不断加剧

以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、大模型训练等新需求的崛起,推动算力规模快速增长、计算技术多元创新、产业格局加速重构。

全球算力规模稳定增长

2022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达到906 EFlops,增速达到47%。预计未来五年全球算力规模将以超过50%的速度增长,到2025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将超过3 ZFlops。

算力产业繁荣发展

2022全球服务器市场出货量和销售额分别为1516万台和1215.8亿美元,同比增长12%和22.5%。AI服务器市场规模达183亿美元,同比增长17.3%。

算力竞争持续加剧

美国、中国、欧洲、日本在全球算力规模中的份额分别为34%、33%、17%和4%。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持续加码推进算力发展,将其作为抢占发展主导权的重要手段。

二、我国算力稳步增长,算力赋能作用凸显

2022年是"十四五"关键之年,我国在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下,依然实现了算力规模和供给水平的稳步提升。

算力规模持续壮大

从基础设施侧看,我国基础设施算力规模达到180 EFlops,位居全球第二。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。全国已投运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达25个,在建设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20个。

从设备供给侧看,2022年我国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达到302 EFlops,全球占比约为33%,连续两年增速超过50%。其中智能算力增长迅速,增速为72%,在我国算力占比达59%。

算力产业加速壮大升级

我国已形成体系较完整、规模体量庞大、创新活跃的计算产业。2022年我国以计算机为代表的计算产业规模达2.6万亿元,计算技术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列各行业分类第一。

赋能作用深入发挥

算力正加速向政务、工业、交通、医疗等各行业各领域渗透,成为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点。互联网行业仍是算力需求最大的行业,占通用算力39%的份额和智能算力53%的份额。

三、中国算力发展指数评估

白皮书沿用中国算力发展指数2.0评价体系,从算力规模、算力产业、算力技术、算力环境和算力应用五个维度衡量我国的算力发展水平。

算力发展指数区域分布

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算力发展水平处于领先。广东、北京、江苏、浙江、山东、上海排名前六,位于第一梯队。

算力二十强市

依据中国算力发展指数2.0的评估方法,北京、上海算力发展水平领先优势明显,位列榜单前两名。广州、深圳、廊坊、苏州、重庆、杭州、天津、南京位列三至十名。

算力发展领先省份

  • 广东
  • 北京
  • 江苏
  • 浙江
  • 山东
  • 上海

算力二十强市

  • 北京
  • 上海
  • 广州
  • 深圳
  • 廊坊
  • 苏州
  • 重庆
  • 杭州

算力发展指数与经济的关系

各省份算力发展指数与其经济规模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。算力发展指数每提高1点,数字经济增长约570亿元,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约1285亿元。

四、基建创新双线并举,全面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

国家及各地"十四五"算力发展规划已完成系统部署,下一步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立足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,着力构建我国算力发展新格局。

赋能区域发展,科学布局基础设施

适当超前布局,科学有序、绿色集约地推进数据中心、智能计算中心、超级计算中心等算力设施建设,打造一批示范性、引领性强的新型算力设施。

突破核心技术,强化算力保障能力

持续发挥我国大市场深度广度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,打造以算力为核心的软硬件协同创新生态体系,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。

激活应用潜力,赋能行业转型升级

积极把握通用大模型、垂直行业大模型等新型算力应用场景发展契机,依托国内大市场环境加快行业需求释放,不断开拓算力在城市大脑、工业大脑等场景的应用边界。

注: 以上仅为白皮书内容摘要。完整文档包含详细数据、图表和深度分析。建议下载完整PDF进行深入阅读。